建议南洋大学牌坊旁设立说明牌

自2005年7月25日开始踏入南洋理工大学后,念书、研究、教学、编辑……不知不觉就在美丽的南大校园待了八年。眼前南大湖涟漪无边,绿树成荫,双脚踩在这片土地上,触摸着一块又一块的红砖,遥想四十多年前父亲也曾在这个文化摇篮里慢慢成长,遥想这所大学是伟大先辈群策群力创建的文教堡垒,南洋大学开学典礼上众志成城的欢呼声忽地震耳欲聋,不免心动神摇,愈发感怀。

我住在学校附近,每天上下班回家,都会经过郁郁葱葱的云南园,那里站着一座高大的牌坊。每当我从家里步行到裕廊西体育场游泳时,也会经过一座高大的牌坊。这两座牌坊之上,不约而同都写着“1955南洋大学”。何以一所大学有两座牌坊?针对这个问题,教授曾在中文系选修课“东南亚华文教育”中的“南洋大学”专题课上为同学们讲解一遍。简单而言,现今大学校园里的牌坊是仿造裕廊西体育场对面小公园的牌坊而建的,是1995年建起的新牌坊,旧牌坊则于1955年建立,一新一旧,两者相差40岁。那为何大学牌坊有新旧之分?原来当时的南洋大学校地面积庞大,旧牌坊的所在之处是当时的校门口,而后来政府以发展为由征用这一部分校地来兴建高速公路与组屋,旧牌坊因而被隔绝在现有校园之外。

带着这份历史感,每当看着游人兴高采烈地与校园里的新牌坊合影留念,未免有些感慨。 这座新牌坊只有一块金牌写着“这座牌坊于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七日由新闻及艺术部长兼卫生部长杨荣文准将主持揭幕,原南洋大学牌坊建立于一九五五年,坐落在裕廊路上段”,同一个没有任何详细说明牌的南洋大学牌坊合照以达致到此一游的目的时,背后动人的兴学故事他们知道吗? 新马先辈披荆斩棘、呕心沥血、兴学树人的故事是不是应该一直流传下去,好让新马下一代与外国旅客了解这段历史、知道有新旧牌坊的存在、理解旧牌坊被列为国家古迹的意义?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段可歌可泣的人民办学史,是不应该被时间湮没的;重视这一段历史,也将有助培养下一代敬重先辈,造福人群的价值观。因此,在下有个提议,那就是分别在两座牌坊旁设立说明牌。此牌子应以中英巫淡四种语文书写,以表各族人士曾出力支持创办大学,且当时南洋大学的成立宗旨之一包括提供教育机会给各种族同胞。当然,这块说明牌必须用上等料子好好打造,足以承载斑斑历史,防风防雨。

倘若设立说明牌,在下草拟了一些内容,可供参考:

旧牌坊:这座“南洋大学”牌坊,可称为“南大旧牌坊”,于2000年列入新加坡国家保存古迹。其于1954年施工,1955年建竣。据闻,目前所见牌坊上铭刻的“1955南洋大学”乃模仿当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的墨宝而成,原迹在1980年代因更改数次而损毁;其柱子高度也与原牌坊不同,约有两英尺的柱子埋在地下。这座南大旧牌坊当时矗立于南洋大学的校门口,于1995年仿造旧牌坊的南大新牌坊则矗立于南洋理工大学裕廊校园之内。南洋大学(简称“旧南大”)于1955年由广大新马人民出钱出力而创立,是当时中港台以外第一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大专学府,新加坡政府于1980年将其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1981年在其校园成立南洋理工学院,尔后于1991年发展为南洋理工大学(简称“新南大”)。因城市发展需要,政府于1986年重新划分旧南大校地范围,征用部分校地以兴建高速公路与组屋,改以惹兰巴哈作为南洋理工学院的校门入口,这座原有的南洋大学牌坊因而不在新南大的校园范围之内。其所在位置显示当时旧南大的校园面积十分庞大,至少有500英亩,乃于1953年由新加坡福建会馆捐献。这座牌坊的构造设计是典型的中国牌坊风格,除了可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显示南洋大学是一所中文大学之外,也体现了华族先辈为下一代教育披荆斩棘的伟大精神。

新牌坊:这座“南洋大学”牌坊,可称为“南大新牌坊”,乃于1995年仿造自南洋大学的牌坊(简称“旧牌坊”)。旧牌坊目前矗立于裕廊西93街云南园,其于2000年列入新加坡国家保存古迹。南洋大学(简称“旧南大”)于1955年由广大新马人民出钱出力而创立,是当时中港台以外第一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大专学府,新加坡政府于1980年将其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1981年在其校园成立南洋理工学院,尔后于1991年发展为南洋理工大学(简称“新南大”)。因城市发展需要,政府于1986年重新规划旧南大校地范围,征用部分校地以兴建高速公路与组屋,改以惹兰巴哈作为南洋理工学院的校门入口,旧牌坊因而不在新南大的校园范围之内。旧牌坊的所在位置显示当时旧南大的校地面积十分庞大,至少有500英亩,乃于1953年由新加坡福建会馆捐献。这座牌坊的构造设计是典型的中国牌坊风格,除了可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显示南洋大学是一所中文大学之外,也体现了华族先辈为下一代教育披荆斩棘的伟大精神。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总合,是现在和未来的老师。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应重视历史,不能因为沧桑而一抹拭去;在这个追求我我我而常忘记他他他的自我年代,我们应该学习先辈关心社会、服务大众的精神。曾有论者提及,随着时轮的推移,旧牌坊的身份就像从一个守望神化为一只孤魂野鬼,因此除了将它列入国家古迹之外,我们也应为它奉上一个可以昭告天下的身份证,让这种曾经存在于东南亚历史的“自强不息,力求上进”的可敬精神傲立于古今中外。当然以上仅是在下的浅见,抛砖引玉,就教于大家。

(此为修改版,报章发表版请见《联合早报·言论》,2013年8月12日)
(此文被转贴至:《两极哲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