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灵感塞车》之魏月萍教授序:在诗的芒芴之间呼吸

夏至。新加坡没有斑斓鲜明的四季,南洋理工大学校园两旁桃红映面的缅栀子,云南园草地上散落前一晚和风雨搏斗的风铃木,俨然是季节的风向盘。倏然,热浪接踵而来。热浪中总有那么一丝的烦闷和浮燥,偶尔忘了自我的速度感,唯有在走路,在读诗的片刻,才能感受自己和时间的纠缠,和日常世界的距离以及人与人肩膀间的宽度。

读诗玲的诗,秒针缓缓,彷彿能自行调整至走路的速度。因为缓慢的速度,才得以看见诗人的灵思如何在各角落掇拾记忆片段,拼凑起一幅日常的时光景图。那里透露她一路写诗的初心,凝视人与事的眼光──或是轻松活泼,或是调侃戏笑,或是审视反思,语言和氛围的灵活与多变,不外是她对这世界的回应方式,如此直接而不拐弯。这大概和诗玲的性情有关,她懂得如何遣离自我的思绪,拿捏文字的分寸感,把诗的世界化为她的梵谷星空,安放自我的居所。诗玲曾在一场讲座中说,写诗的感觉像游泳,如此自由自在。

诗玲的第三本诗集《当你灵感塞车》和前两本诗集有类同的结构,共分成三辑,前两辑〈火儿〉和〈Cute儿〉以短诗为主体,第三辑〈黑儿〉则以长诗居多。短诗虽轻巧,不似长诗较拥有繁复的布局和结构经营,但短诗也有其独特韵味,关键在于是否蕴含饶富的言外之意,如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所说的“行间”(留白)之意,表现出某种凝视时间和感情的理想形式。是枝裕和也提到,短诗能让读者从简短文句中捕捉那些留白的地方,以自己的想像力加以补白。有趣的是,他曾借鉴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看法,指说“诗并非讯息”,而是一种无意识的产物。如果有任何的讯息说明,那是读者发现的东西,这样的说法似乎也服膺于罗兰巴特作者已死的观念。

生命喂养与生死誓约

诗玲的短诗,也有不少“行间”供读者玩味的短诗,如我喜欢的以下两首:
〈强效英语补习班〉
一觉起来
你变成洋人

〈自序〉
一想到
死后有诗集陪你
也就欣然暝目了
如果社会吃人
我们互吃
骨头也不剩

〈强效英语补习班〉这首有一些庄周梦蝶的「物化」以及卡夫卡小说“荒谬”的混杂气味,前者从睡醒中从华人转为洋人,后者则因某种的宰制和压缩以致形体变化。寥寥二句,道出了补习英语背后的心理渴望,在一种强大的语言欲望想像促使下,以致剥落自身的族裔身份,成为强势英语表征的“洋人”。另外,读者们或也可想象,也许在经历一种压缩的心理时间里,囫囵吞枣英语语汇后,就在那“一觉”的时间刻里,神速掌握英语的要诀,堪可和所谓的洋人相提并论。这即是“行间”留下的趣味和无限延伸的线索空间。诗的语言声音和现实的交渉,往往由读者来扮演连接的桥樑角色。

另外,〈自序〉这首诗,非常有自喻的况味。如同上一首,似有一个诗人以外的声音,窥视着这世界。“社会吃人”无疑让人联想鲁迅礼教吃人的控诉,但诗里并没有突出“吃人”的控诉对象,这吃人的是体制、阶级、意识形态还是其他的阉割、宰制?不说出来,反而说明了你我他对于“吃人”的那一头怪兽或有不同的认知。那一个俯瞰的诗人在意的,是在吃人的处境中“你”和“诗集”相互喂养、相濡以沫的感情联系,是诗人对诗深情的生死誓约。读这首诗,初始有些悲戚,再细细咀嚼,却是了然于心。这样的生命喂养与交换也表现在这首〈贪生怕死的手抄诗人〉:

不曾想过能伟大到
不被人遗忘
这是圣人
不怕死不怕穷的他们
传扬真理爱心的他们
配得的福利
不过
终将被遗忘的死
将一页页活在我的字
这是死在葡萄活在酒的道理

死在肉体活在诗
一颗颗的字
是我的一呼一吸
它们正急缓不定地爬上你
咬你耳朵吻你心脏
直到你宣称爱我
并愿赤裸以对

诗玲的三本诗集,都以手抄形式与读者见面,难免让人揣测有自我指渉之意。但〈自序〉里的相濡以沫之情,在〈贪生怕死的手抄诗人〉中已把诗人和诗的关系转化为不朽的爱。“贪生怕死”读来像是反语,若不因为怕死为动力,恐无法找到另一种寄存生命的形式。是诗,延续了另一种生命形态,诗人在诗的芒芴行间呼吸,同样表现了某种的“渴望”,祈盼寻得爱恋“她”(诗)的读者,建立坦诚与真实的信任。“直到你宣称爱我/并愿赤裸以对”,不外是誓约的海盟。只要有人喜欢诗、读诗,诗的生命就能无限的延续。对诗人与诗的探索也见于〈如何成为伟大诗人〉和〈别靠写作糊口〉这两首。

多元语言的退化与退守

写诗,究竟是为抒情、寄意抑或言志?还记得在一次发言当中,诗玲回复有关“诗与社会”的关系时,诗玲一贯写诗的初衷,那是她对灵感的回应,不必理论先行,或预设特定的议题。她的诗集也呈现出如此的形态,宛如一个虚空的葫芦,对这世界敞开,所有事物存容其中不相互排斥。仔细阅读,这本诗集有不少针对此时此刻的事件作出回应,以诗委婉有力审视各种社会现象,如〈不折腰的诗〉对金钱主义的批判,〈我的家被锯了〉谴责马来西亚新山败坏的治安,以及〈你到底是有多爱国〉反思公共知识份子和理想主义者的慨然、落寞,以及爱国修辞形成的张力和紧张感。读这几首诗,心有戚戚然焉,洞悉平静情感背后的忧患,早已折迭成诗。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收录在专辑三〈黑儿〉的〈从棺材里跳出来〉以及〈代语〉这两首。

〈从棺材里跳出来〉是首长诗,是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逝世与伟人神话的反思。诗中的三月廿三号成为特殊的符号象征,指渉国家领袖离逝之殇,激发全国不同群体的情绪交错─支持者和异见者、公与私、国家与国民、父亲与儿子、历史与现在、现在与未来,在一首诗的辩证法则裡不断被拷问。诗人不断复述“从棺材里跳出来/三月廿三日”,让事实与现实反差,发出顿措的声音。一位领袖之死,不意味从此在棺木中宁静安然,反倒搅动大家的思绪,发出一连串的问题:有人问如何维持建国以来的稳定根基;有人问如何解除过往的制约;有人以为事不关己,一如既往寻常生活。最后一段诗句最为莞尔:

从棺材里跳出来
三月廿三日
要如何延续这则
人人衣食住行皆fine的神话
你我他一个两个黑头发
蓝头发红头发绿头发
面面相觑摇摇头说
去问白头发

“神话”往往需要伟人与救星,伟人逝矣,神话如何赖以延续与生存成为最大的考验。“白头发”指向谁?还是只是一种比喻象征,读后脑海中浮想悬念,莫非仍得从棺木的白头发求取答案?“去问白头髮”,充满吊诡的叩问。

而在〈代语〉这首诗,关注的是不同时代或世代的失落语言的问题。从杂语、多语到单语的过程中,逐渐出现沟通或接受不协调的景况,而诗末这一段指向了失语的一代:

失语的同族异代
见面时礼貌地微笑点头
然后肩并肩欣赏
头上炫目烟花
转过头,对着异族同代
滔滔不绝

原来共同的回忆
才是我们的母语

“同族异代”、“异族同代”巧妙表达语言失落所造成的隔代隔阂,“母语”已然成为追悼回忆而非沟通内容。方言的情真意切不再被年轻世代所理解,逐渐成为陈旧与过时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强势语言的英语。诗中通过“杂语建国”、“多语守国”至“单语享国”的变迁,尖锐揭示多元语言的退化与退守,造就了沉默的世代。这置于时下新加坡情境脉络,乃直陈社会面对的要害。〈代语〉和前面所谈的〈强效英语补习班〉相互呼应,暴露“语言政治性”是横跨新加坡社会与世代群体的巨大鸿沟。

读诗玲的诗,感觉她是时间的纪录者,想像她在走路、骑脚踏车、跑歩、游泳或思考时,无时不把自己浸淫在诗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的呼吸,捕捉世界在芒芴行间的气息,收集灵感的果实,然后诚意地表达自己。我以呼吸的速度游走在每个诗句之间,感受她炽烈与率真的诗情,但愿她持续以纯真来纪录当下的感受,也以诗来抵抗现实的残酷、荒谬与不公不义等问题,并与诗牵手一生一世。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中国思想研究学者、马华文史研究学者
魏月萍
写于2016年5月16日
新加坡裕廊西,山人书斋

推荐诗:<强效英语补习班>、<自序>、<贪生怕死的手抄诗人>、<从棺材里跳出来>、<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