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灵感塞车》之杨彬彬教授序



诗玲第一部诗集《我走在我之上》在2014年出版,承她惠赠一本。收到的那一刻,是完全的惊喜,跟诗玲——那个清秀又充满灵气的女孩——相识的情境也立刻回到眼前。2008年的秋季,我有幸受衣若芬老师之邀在云南园开设几门明清文学的本科课程。拿到博士学位甫一年,备课、教课都充满了新鲜的挑战,是诗玲和她聪慧好学的同学们给了我源源不断的“灵感”。还记得诗玲跟我说,三个小时的seminar之后,觉得精疲力尽(源于我总是问太多问题!)却又心情不能平复,忍不住会一直思索下去。我也何尝不是这样。诗玲们妙论频出;我们的互相激发成了我非常宝贵的教学经历。

只是没想到,离开云南园五、六年后还有机会续上这段短暂的相识之缘。可见“缘分”一词实在不虚。这次诗玲以诗人身份的出现,一方面令我有一切如旧的欣喜(妙论、灵气、投缘都如旧),另一方面也真心感慨时间流逝,小女生已成长为才气横溢的诗人,对人生、世事皆有了深邃的感悟。甚至她告诉我,有意作“‘青春三部曲’,记录20多岁时的可爱想法”……

转眼之间,“青春三部曲”已作成。我面前放着第一部《我走在我之上》、第二部《穿着防弹衣的我们怎么拥抱》、第三部《当你灵感塞车》,感受着诗玲源源而出的灵感。可是……第三部偏偏题为“灵感塞车”!

在我看来,第一部充分展现了才气,第二部偏重记录点滴思考、心绪,第三部则时时透出较为厚重的思索,尤其是对创作本身的思索,有时也不乏对社会、政治事件以及我们所安身立命的这个世界的尖锐追问。举例来说:第一部中我很爱这样的诗句:“我走在我之上/ 有时像踏浪/ 有时像行山/ 有时洞穴漫步/ 有时高墙狂舞/ 终于走在我之上”。诗人奔放的思绪、创作时自由无碍的喜悦感,极富感染力。以此作第一部诗集标题,也实在允当。第三部中则是对“灵感”的求索:“孤独是笔/ 灵感是墨/ 世界是纸/ 真心是砚/ 过程是这样的/ 在真心磨出灵感来/ 灵感蘸在孤独里/ 孤独在世界龙飞凤舞/ 最后将时间落款/ 表框这份情怀”。当然最激烈还是开篇第一首:“……灵感吮饱脑浆后会来的/ 灵感会在你晕眩前来的/ 相信我,砸吧”!“灵感”果然如期而来——读者当会明了。

写完这篇序,再想想“灵感”的问题,还有自己的写作计划……希望与诗玲共勉。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助理教授、明清文学研究学者
杨彬彬
2016年元月于学院

推荐诗:<当你灵感塞车>、<默默>、<张开>、<文房四宝>、<贪生怕死的手抄诗人>、<心荒>、<定义>、<如何成为伟大诗人>、<《鸟人》Birdman: 分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