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木:诗灵——读郭诗玲诗集《肉与肉的相遇》

郭诗玲绘《五木》,2019
撰序者:伍木(本名:张森林,诗人、作家、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中文部客座讲师
撰于2018519日,新加坡


x x x x x


第一次接触到“郭诗玲这个名字是在2009年,那时我是第11届新加坡大专文学奖散文组的评审之一,而她是文学赏析组的得奖作者之一,得奖作品是〈拒绝袜色主义:浅析吕育陶诗作的政治抵抗〉,收录在新加坡福建会馆、国大中文学会、南大中文学会编的《思念在咖啡里:第十一届新加坡大专文学奖得奖作品集》中。

在这篇评论中,郭诗玲在论述吕育陶富有政治色彩的诗作时,也展现出了她自己的史观与诗观。她指出吕育陶〈我的五一三〉的其中一节诗可视为诗人的神来之笔,是诗人解放自己(免于怨怼),解放历史(免于遗忘)的表现。五一三纪念公园的提出极赋实际意义,它既可记录历史,也可作为提醒种族之间应彼此包容的精神象征

在评及吕育陶的诗〈独立日〉时,郭诗玲乐观地认为,木麻黄的根系具根瘤菌,能在瘦瘠沙土上迅速生长,抗风力强,材质坚重。诗人以如此坚毅的树种比喻当年唯一的一次争执,表示诗人已将此事扎根于心;所有无色无味的灵魂只是诗人讽刺政府的说法,抗议政府让这一条条的生命显得无色无味,好像莫名其妙地死去似的

在审视吕育陶的诗〈后马来西亚人组曲〉诗,郭诗玲立场鲜明地指出独立的历史在官方论述上极为重要,属于大历史grand history)的范畴,因为这段历史能有助于召唤国民的爱国意识,展示一幅三大民族齐心协力向英国争取独立的合乐融融画面。然而,在后马来西亚人新乐园游戏规则表皮色素结构主义’(即马来霸权主义)下,愤愤不平的诗人捡起这块大碎片端详,然后将之与现今千疮百孔的社会进行比照,忍不住大喊都是政治的错,企图消解历史的美好,突出现实政治的问题。

从诗评到诗歌创作,基本上是从理性到感性的一次思维转移。孔子说:诗可兴、观、群、怨。兴者,抒发情志;观者,观察社会与自然;群者,结交朋友;怨者,讽谏怨刺不平之事。郭诗玲观察社会与自然,并通过讽谏怨刺不平之事来抒发情志,进而出版诗集达到结交朋友的目的,基本上可以说是把至圣先师之言落到实处。

在“兴观群怨这四种特征中,郭诗玲把“怨”这种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收集在《肉与肉的相遇》这本诗集中的诗作,全部立基于对现代人的嘲讽与批判,充满了讽喻与揶揄,例如生理需求异口同声批判现代人被物化的悲哀;甜蜜付费包罗零象爱情概念化讽喻现代人的爱情观;太阳雨批判一般人对中性人的歧视;所谓法令批判政客的嘴脸;她的环保观念很强,所以才会有报应抗辩这两首勾勒自然生态的诗;外劳是一首悲天悯人的诗;万物失真唯诗真固化了文学无功利主义论;地球文学有着恢弘的主题,对自身的文化身份提出了深刻的质疑;诗外交这首诗无意间泄露了女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不可冒犯的洁癖;多元存荣:访林连玉纪念馆中的几个关键词:华语、华文、华校生、华魂,再加上一两个英文和马来文单字,一下了就把读者拉回昔日马来西亚华校运动领导者为了华文教育事业而奋斗一生的历史现场。

如果你到过屠杀博物馆如一记惊雷,唤醒了活在安逸生活中的我们,我喜欢她与众不同的表述方式,此诗是整本诗集中谴责人性最有看头的诗作:“有的词不该存在,例如/集中营/战争/俘虏/防空洞/恐怖分子/肢解/酷刑/拷问/屠杀/慰安妇/暴力//它们的存在/人类的耻辱/动物们参观后大叹不可思议的笨——/怎么会把同类/几万个头壳盖堆成地图/怎么会把课室/改建成地狱/怎么会把小孩/当大树的敲钟//该怎么导览/这荒谬不已的/人性

郭诗玲,一个天赋的诗灵名字,标志着她标新立异的诗歌风格,标志着她对诗歌事业的矢志不渝,标志着她在诗歌创作领域中的我行我素,标志着她在急欲以诗会友的同时也展现了不合诗群的一面,标志着她通过诗歌的途径对人性的永恒观察与体会,标志着她的以诗发泄、以诗宣泄、以诗泄愤、以诗完美、以诗完整的人生。


推荐诗:生理需求〉、异口同声〉、甜蜜付费〉、包罗零象〉、爱情概念化〉、太阳雨〉、所谓法令〉、报应〉、抗辩〉、外劳〉、万物失真唯诗真〉、地球文学〉、诗外交〉、多元存荣:访林连玉纪念馆〉、如果你到过屠杀博物馆